乍暖还寒,不若梅花山走一遭
春暖花开,僵硬的思绪也渐渐解冻。于是又到了胡思乱想的季节。
上上周末去了手账集市,坐地铁到耘集,带着期待的心情,排了好长时间的队,走进去,东看看西看看,“喔,贴纸……这是分装……诶,还有卖彩墨分装的?”可还是,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做的,游荡在人山人海中,俨然是一个局外者。
周边这种东西,入得太多了,反倒不知道怎么用才好。买了方便的固态水彩,准备没事的时候可以自己画画练练,说不定哪天绘在手账上让自己都佩服起来。
上周末跑去梅花山,逛逛走走,也算半带悠闲。看到梅花开始照相,先是和婷婷互照,尝试多次之后发现植物虽美,但要在杂乱的枝桠中找出可与人像构图不显混乱的并不简单,于是便开始拍跳起来的悬空动作,利用毫无技术水平的连拍乱按,也还得了几张尚可的,但玩了会便也觉得有些单调无聊。再后来遇见大片的梅树便散开,时而靠拢时而分隔或自拍或偷拍彼此玩得不亦乐乎。
照相照累了,便挽着手纯走,顺着人流也好逆着人流也好,都看那时心情,总得来说还是在视线范围内扫描各种开了花的植物,看到了便往那一头奔过去。后来走到一个什么中心,里头有个谁谁谁在弄插花的展览,园子的外围部分则是盆栽,大部分都有着文艺清新的名字,也有些是显得纯真实在的。
先进了展馆,又是和大部分博物馆无异的,印刷出来的科普资料。怎么说呢,好多地方都这么弄,着实是有些腻了,若要看相关的介绍和记载,干脆在找个舒舒服服的地方看好了,何必挤在这人堆里头?便只顾往里头走,上了个楼,才看到所谓的插花。这方面我是一点都不了解的,好在也有着最为大众式的审美,也觉得大部分都挺好看的。这时也又忍不住掏出手机来照相。
走出来看了看周遭的盆栽,那时候也将近一点多了。两个人都觉得饿,便准备出景区找饭吃。不知道为什么,似乎大部分兴致勃勃的出游最终都会沦为饥肠辘辘的寻路,而这个过程……说实话,痛苦不堪。拖着疲惫的身躯,在人潮中经历多次擦肩碰撞的考验,觉得能够获得温暖食物的时点遥遥无期……嘛,论谁都快活不起来吧。
好在找路的过程中不止有拥挤的人群,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后来还看到了道路两旁开得正好的玉兰花。也算是乍暖还寒时候呐,偶尔会有一阵一阵的风窜出来,吹得人一阵激灵。若在校园里头与人并肩而行,便会一面向同伴吐槽着这天气,一面紧紧衣领缩着脖子继续走吧。而此时在梅花山的路上,伴随着轻微的风声,两旁的树上的玉兰花瓣便飘落下来。嗯,或许在较远的视角里会觉得是一阵簌簌花雨,但身在其中,便觉得前面也好、左右两侧也好、每片花瓣滑落的轨迹乃至其颤动抑或细微的折叠都能被肉眼轻而易举地捕捉到。
活了也将近二十年,要说被惊艳到之类的似乎也很难,毕竟身处花雨也不是第一次,可就是觉得很舒服啊,罕见地舒服。觉得就算很累很饿也好,也愿意一直这样下去。
很快风停了,静止的人群又开始活动起来,注定对视的人继续对视着,而注定擦肩的依旧擦肩而过。
慢慢走慢慢走,终于出了梅花山,立马被瞬间抖擞精神的小伙伴拖往南京大排档的方向。大概在春日暖阳底下暴晒(?)了四十分钟后,终于满脸幸福地坐在了里面朱红色的桌子上。点了好多被网友推崇的菜,到最后没有能把它们成功的解决掉,心情却是充满了饕餮之后的满足感。尤其是里面的糖芋苗,甜得恰到好处,又有藕粉的绵绸口感,简直刷新了我对“加糖的食物”的印象。
相当圆满的周末。